大家好 ,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台湾乌龙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台湾乌龙茶的解答 ,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台湾乌龙茶的起源与历史故事是怎样的?
在等级森严的古代社会,一名功名等身的举人能够与一位目不识丁的农民建立起某种有趣的联系 。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值得玩味的事情。有趣的是 ,这样的联系在我国宝岛台湾的茶叶发展史上是真实存在的。
大约200多年前,福建闽北及闽南乌龙茶先后传入台湾,并在台湾生根发芽 ,实现本土化种植与改造,形成了以冻顶乌龙 、高山茶、木栅铁观音等具有鲜明本土化特征的乌龙茶名品,使得台湾逐渐成为继福建、广东之外 ,我国乌龙茶的三大主产区之一 。
许多人并不清楚的是,这一历史事实与一名举人和一位农民紧密相关。正是他们的出现,先后为台湾与福建的茶叶搭起了一座交流融合 、共同发展的平台 ,并成就了一段两岸茶叶传承与发展的佳话。
这位举人名叫林凤池,来自台湾鹿谷乡。他从小聪敏好学,一心想要考取功名 ,无奈家境贫寒 。后来众乡亲见他天资聪颖,必成大器,遂资助他渡海入闽参加乡试,果然高中举人。
多年后,功成名就的林举人打算衣锦还乡 ,看望乡亲们。行经武夷山时被武夷山岩茶的韵味与魅力所深深吸引 。为报答当初乡亲们的资助之恩,他特地说服寺庙主持让他带回了36棵乌龙茶茶苗,种在故乡的冻顶山上。周边村民见该茶品质的确不同凡响 ,便争相分种,逐渐发展成了如今台湾最具代表性的“冻顶乌龙茶 ”。
而当初,林举人带回台湾的36棵乌龙茶茶苗 ,其实正是武夷山的矮脚乌龙,台湾称之为“青心乌龙” 。
据史书记载,300多年前就发现台湾有茶树生长 ,但大部分为野生的,茶树栽培及茶叶制造之技术,是200年前先民由福建武夷山带来茶种(乌龙茶)才开始在台湾北部种植。连雅堂先生在台湾通史中也如此记载:「台北产茶近约百年,嘉庆时 ,有柯朝者,归自福建,始以武夷之茶 ,植于(鱼桀)鱼坑,发育甚佳。既以茶籽二斗播之,收成亦丰 ,遂互相传植」(鱼坑为今新北市瑞芳地区) 。
台湾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很适合茶树生长,是有名的产茶区,所产制的茶叶有绿茶、红茶、包种茶及乌龙茶等 ,其中以包种茶及乌龙茶更是世界闻名。其实在发展初期,台湾制茶种类只有乌龙茶,光绪7年(公元1881年)时 ,一位福建同安的吴福老者,在台北设立「源隆号」,生产销售包种茶,是台湾产销包种茶之开始。
之后日本治理台湾,积极推展红茶之产制 ,致力于红茶外销,大力扶植红茶的种植 。台湾光复后,传统茶叶产业起初还是以红茶、绿茶供给外销为主 ,外销量占总产量的75%~85%。90年代开始台湾已快速转为产制包种茶 、乌龙茶以供内需,外销量降到只有总产量的15%~20%,主要原因是台湾人工成本提高 ,所以红茶与绿茶的生产成本高于国际其它地区的红茶,失去竞争力。而且台湾民众每人每年平均饮茶量,从1980年到1995 年激增快四倍 ,内销市场需求高级发酵茶,尤其是包种茶与乌龙茶,也促使生产内销高级包种乌龙茶的中南部茶区面积逐渐增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台湾乌龙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 ,希望介绍关于台湾乌龙茶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