觑茶微炙善佳魏晋南北朝茶文化兴盛这时的茶都有什么功效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唐宋时期达到了鼎盛时期,出现了许多关于茶的著述,如唐代《茶经》,宋代《云谷杂记》等。然而,在这些著述里,常看到“茶自魏晋以来有之”这样的记载。
这说明,魏晋南北朝应该是中国茶文化的初步形成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长期处于分裂中的人们不论是身体还是精神都疲惫不堪,于是他们迫切的寻找可以延年益寿的东西聊以慰藉,饮茶之风借此盛行。
一、茶之为饮,在逃避中兴起的饮茶之风
魏晋南北朝时期饮茶之风的兴起,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与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有着极大的关联。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人口的广泛流动。
魏晋时代是一个战乱时期,人口大规模迁移,为了躲避战火,就迁入安全地带。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的同时南方也出现人口流动,由巴蜀迁往东南沿海。成汉政权的建立与西晋、东晋之间战争不断,原来的天府之国再也无法保持安定的生活状态。
特别是在成汉建国之初和桓温灭成汉之时,哀鸿遍野,尸横满地,大量的汉士族开始向东迁移,一来逃避战乱,二来他们把东晋当作正统。
其中,巴蜀人口的迁移方向与产茶区的扩展方向是一致的。人口迁到了外地,但是却保留了其本身的风俗,那些喜好饮茶之人就在迁入地种茶、制茶、饮茶,这样就使得饮茶之风在人口迁入地广泛传播。
魏晋时期战乱增多,自然灾害也是频繁发生,粮食产量相应减少,酒的产量就不足,为节省粮食保证人民生存所需的基本物资,政府还多次下了禁酒令。《三国志·简雍传》载:
“时天旱禁酒,酿者有刑。吏于人家索得酿具,论者欲令与作酒者同罚。”
可见,在天灾人祸横行,政府出台政策禁酒的情况下,饮酒就不被允许,而茶叶的生产成本低,产量又大,人们只能将喜好转向饮茶。
所以,魏晋南北朝时期饮茶之风的兴起与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是密不可分的。
值得一提的是,魏晋时代的清谈之风也是推进饮茶之风兴起的一大动力。魏晋之际,清谈之风渐渐兴起,并发展到一般的文人都崇尚清谈。
刚开始清谈大家多为好酒之徒,就像竹林七贤中的刘伶、阮籍一样。但是大量的饮酒会使人丧失理智,自身行为多逾越礼法。
而喝茶则不会,所以之后的清谈大家多喜爱饮茶。王羲之也曾说:
“觑茶微炙,善佳。”
谢安更是被人用茶水招待。这些说明,西晋以后的清谈大家都喜欢饮茶,由于他们的喜爱,饮茶之风传遍士林。
由此可见,饮茶之风在魏晋南北朝的兴起有其历史原因,人口流动、灾害频发、政府禁酒以及清谈之风盛行,这些都是茶文化得以兴起和传播的原因。
二、酒的替代,和风细雨般的茶
其实,在政府下令禁酒之前,魏晋时期士人多喜欢饮酒。不过饮酒过量后会产生许多负面作用,既耽误处理公务,又会出现各种失礼之态。
如顾谭在孙权嫁侄女时因喝醉酒极其失礼,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三国志·顾雍传》载:
“谭时为选曹尚书,见任贵重。时日,权极欢。谭醉酒,三起舞,舞不知止。雍内怒之。明日,召谭,诃责之。”
所以过量饮酒并不是一件好事,酒后的失态更是要避免,有些时候又不得已而为之,就需要借助其它物品快速醒酒,饮茶就能使人加快解酒。这是茶区别于酒的一大功效。
张揖《广雅》中也说饮茶的好处:
“其饮,酒醒,令人不眠。”
可见,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已经开始用茶来解酒,在过量饮酒之后,多喝茶水,缓解醉酒的状态,使人能从醉酒中快速清醒恢复正常的神志。
其次,喝茶能够提神并缓解疲劳,故而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十分看重茶的此种功效,甚至把它当作药材来用。
《全晋书》载:刘琨评茶:
“前得安州干茶二斤,姜一斤,桂一斤,皆所须也。吾体中烦闷,恒假真茶,汝可信致之。”
刘琨把茶当作解除自己体内烦闷的“良药”。陶弘景也认为常饮茗茶,可以轻身健骨。饮茶虽然不能治疗疾病,但是却有醒脑提神的功效。
华佗也说长时间的饮茶能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在那个玄学盛行,人们追求成仙得道的时代,茶的这种功效正符合人们的心理追求,的确能吸引更多的人饮茶。
再者,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茶叶除了本身的功效外,还成了贡品,大量的茶叶进贡朝廷供皇室使用和赏赐大臣。
茶叶成为贡品就提高了它的身价,在饮品中的地位就脱颖而出,皇室喜欢饮茶对全国饮茶之风的盛行起了带动作用,无论士人还是平民争相效仿,饮茶之风逐渐形成。
身价的提高,带来的另一个效应就是茶叶的消费。当茶变成了商品之后,它的流动就大大增强,更容易让世人接受。
魏晋时期的文献中多有卖茶的记载,《茶经·七之事》中有“闻南市有蜀妪作茶粥卖”的记载,蜀地的老妇人到洛阳卖茶粥,可见茶已经成了一种商品,并且有着极高的利润,所以才会使得蜀地人跑到洛阳卖茶。
除此之外,茶在魏晋南北朝时代还成了祭祀用品。《南齐书·武帝纪》记载了齐武帝的遗诏中对祭祀品的要求:
“唯设饼、茶饮、干饭、酒脯而已。”
皇室也用茶祭祀死者,生前所喜爱的东西死后变成了祭祀之物,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对饮茶十分喜爱,不仅活人喜欢饮茶,即便去世之人也希望能够于阴间饮茶。
由此可见,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茶不仅有提神、醒酒、缓解疲劳等治疗功效,还有其被赋予的外在作用。既做贡品,也做商品,还可以用于祭祀,用途广泛。
三、既是饮料也是良药,与儒学相关的外在联系
魏晋南北朝饮茶之风的盛行,以及饮茶功效及其多种多样用法,促进了茶叶的广泛使用、传播、种植。魏晋南北朝时,南方已普遍种植茶树。
东晋常壕《华阳国志·巴志》载其地产茶,用来“纳贡”,又载园有“香茗”。涪陵郡:
“惟出茶、丹、漆、密、腊”
该书《蜀志》载:
“什郁县山出好茶”
自魏晋时代开始,产茶地不再只限于四川盆地,在气候上长江流域及南方广大地区也适宜茶树生长,茶叶产地不断扩大,经历了一个由四川盆地向东向南,呈辐射状传播到整个南方地区的过程。
茶叶产地的扩大表明了茶叶需求量的扩大,在茶叶产地扩大的同时,茶叶生产也由采摘野茶向人工种植转变,茶叶变成人工种植之后其产量就会大大提升。
《南齐书·刘明善传》记载:
“(明善)出为海陵太守。郡境边海,无树木,明善课民种榆槚杂果,遂获其利。”
刘明善带领郡民种植茶树,为百姓谋得了福利,可以推断出茶叶的产量相当可观。
茶叶的主要来源由采摘野茶向人工种植转变,是茶叶产量上升的保证,这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饮茶之风兴起的物质条件。
只有茶叶产量充足,才能更好的在社会上流动,最终在全国范围内形成饮茶的风气。
除了茶叶的种植,茶文化的兴起还与儒学思想相关。《晋书·桓温列传》载:
“温性俭,每宴惟下七奠,拌茶果而已。”
茶成了节俭的生活作风象征,这与儒家提倡的“穷独兼达、正己正人”思想不谋而合。
这是茶从另外一个角度越出了自然功效的范围,通过与儒家思想建立联系,而进入了人的精神生活领域,并开启了“以茶养廉”的茶文化传统。
陆纳的以茶待客,齐武帝的以茶祭祀,桓温的以茶下饭,在表示着生活节俭的同时,也具有了洁身自好的意味。
这一品茶风格,极大的促进了茶文化的发展,使得饮茶具有了象征意义。节俭之风随着饮茶之风得到了传播,成为了中华民族刻进骨子里的优秀传统。
结语
饮茶在人类餐饮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由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所发明。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茶文化兴起并逐步发展成型的阶段,虽然在这个时期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饮茶文化,但是饮茶之风已经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社会各个阶层普遍接受饮茶都是很好的说明。
魏晋南北朝时期饮茶之风的发展,是我国茶文化形成发展中的重要一环,成为隋唐时期茶文化成熟的前奏。
同时,茶与儒学之节俭结合,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奠定了我国茶文化的精神基调,也是今天我们所倡导的优良传统。
参考资料:
《全晋书》
《南齐书》
《三国志·顾雍传》
茶道的功能与作用是什么
存在即合理,茶道存在有其作用。茶道的作用是什么?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茶道的作用,一起来看看。
茶道的作用
1、倡导科学 饮茶 ??保健养身。茶的药用价值是在人类生活中发现和应用的。陆羽《茶经》对茶的药理作用的阐述是?茶,味至寒。若热竭、凝闷、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醒醐、甘露抗衡也。?李时珍《本草纲目》指出,?茶苦而寒,最能降火,又兼解酒食毒,使之神思 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煎浓饮,吐风热痰涎?。苏东坡认为饮茶胜于服药,曾有?何须魏帝一瓶药,且尽卢仝七碗茶?的著名诗句。这是古人对茶的防病养生作用的肯定。现代科学发现,茶叶的化学在分有600多种,包括有机化合物500多种,无机盐类30多种,微量元素600多种,包括有机化合物500多种,无机盐类30多种,微量元素20多种,其中营养成份300多种,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需要,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总之,茶是低脂肪、低热能的天然保健饮料,是人类最安全、最理想的绿化饮料。在当前自然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失衡的情况下,应提倡不吸烟、少喝酒、多饮茶、饮好茶,以茶养生,用茶保健。
2、实践茶道精神??心灵养生。中国茶道就是饮茶之道(品茗的艺
术)和饮茶修道(怡道养性、熏陶德化)的统一,是茶事与 文化 、修养、教化的统一。心灵养生即心灵保健,其关键在于心理平衡,保持心境清纯之气。现代医学证明,人的心理平衡,内分泌正常,使情绪稳定,心境平和,抵抗力增加,生命力旺盛。要解决心理失衡,促进心理健康,则有赖于人的高尚道德、优美情操,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内在人格心理。
陆羽《茶经》说,茶之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概括茶道的精蕴。陆羽把饮茶这一物质生活,导向重视人文精神及心灵升华的新境界,把人生理想和价值取向贯穿于茶事过程。
现代社会,人们不仅需要物质生活的充裕和满足,而且更需要精神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满足。以茶德为中心的茶道精神,完全能够作用于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人们心灵养生的精神食粮。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常常处于精神紧张、身心疲劳的状态,容易出现心浮气躁,心理失衡的情况,甚至出现迷恋金钱,走上物欲膨胀的境地。适量饮茶休闲,不仅可以提高生活情趣,而且可以发扬茶道精神,实践茶德,收到以下社会功效。第一,闲寂、雅静,是舒缓化解生活压力、繁忙、喧嚣、紧张的?轻松剂?。第二,和敬、平和,是以礼待人,以诚处世,互敬互帮互勉,促进新型人际关系的建立,促进社会稳定的?润滑剂?。第三,廉俭、高洁,是摆脱名利缰锁羁绊和拜金、拜物困惑淡泊名利,克服患得患失,泰然对待人生顺意与逆境的?平衡剂?。
3、弘扬茶文化??开拓创新发展。中国茶文化在自然物质基础上产生,又是自然物质的意识改造的产物,是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前进而逐步演进的。茶文化大体经历了启蒙(三国前)、萌芽(晋、南北朝)、形成(唐)、兴盛(宋)、普及(明清)的发展过程,延续至今。在新世纪,中华茶文化必须与时俱进,既要继续传统,又要在弘扬中创造,在开拓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茶文化独特的文化潜力,永葆其美妙之青春,再铸新辉煌。
茶道的功能
茶文化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发扬传统美德、展示文化艺术 、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促进民族团结、表现社会进步和发展经济贸 易等。传统美德是经过几千年积淀下来的被历代人们所推崇的美好道德 ,是民族精神和社会风尚的体现。茶文化具有的传统主要有热爱祖国 、无私奉献、坚韧不拔、谦虚礼貌、勤奋节俭和相敬互让等。吴觉农先生和湖南刘先和,为茶叶事业鞠躬尽瘁,既是爱国主义者,又是当代茶人杰出代表。
陆羽《茶经》,是古代茶人勤奋读书、刻苦学习、 潜心求索、百折不挠精神的结晶。以茶待客、以茶代酒,?清茶一杯 也醉人?就是中华民族珍惜劳动成果、勤奋节险的真实反映。以茶字当头排列茶文化的社会功能有?以茶思源、以茶待客、以茶会友、以茶联谊、以茶廉政、以茶育人、以茶代酒、以茶健身、以茶入诗、以茶入艺、以茶入画、以茶起舞、以茶歌呤、以茶兴文、以茶作礼、以茶兴农、以茶促贸和以茶致富。茶是中国的骄傲、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豪。饮茶可以思源。世界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博士,将中国茶叶作为中国四大发明(火药、 造纸、指南针和印刷术)之后,对人类的第五个重大贡献。唐代陆羽 《茶经》是世界第一部茶书。中国茶文化对世界影响功能显著。以茶会友是茶文化最广泛的社会功能之一。今天所处的市场经济 ,竞争激烈,优胜劣汰,讲利益、讲效益。但人情较为冷漠,人际关 系趋于淡漠。通过茶楼、茶艺馆品茗或茶艺,朋友聚在一起,互通信息,交流感情,增进了解,沟通友谊。朋友相聚在旧式茶馆里,随意 说笑,回忆人生,重新享受到生命的乐趣。古代就有?寒夜客来茶当酒?之说,以茶代酒体现传统美德,符合今天中央倡导的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规定要求。以茶育人是新时期茶文化孕育出来的新的社会功能。上海少儿茶艺通过自己动手,学习茶科学,弘扬传统优秀文化,接受爱国主义 教育 。在敬茶中,展现出对长辈的尊敬,对父母的孝敬,对同学的敬意。
茶文化现代作用
现代社会依靠高科技和信息,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物质财富将越来越多,生活也将更加富裕。东亚一些国家在推行工业化过程中,在吸收西方的优秀科技和工艺技术的同 时,西方颓废的文化价值观、风俗习惯也侵蚀到社会,随之产生道德 危机、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倾向。社会发展的 经验 表明,现代化不是唯一目标,现代化社会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精神文明,需要发掘优秀 传统文化 的精神资源。茶文化所具有的历史性,时代性的文化因素及合理因素,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和正在发挥其自身的积极作用。茶文化是高雅文化,社会名流和知名人士乐意参加。茶文化也是大众文化,民众广为参与。茶文化覆盖全民,影响到整个社会。
茶文化对现代社会的作用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是茶文化以德为中心,重视人的群体价值,倡导无私奉献,反对见利忘义和唯利是图。主张义重于利,注重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倡对人尊敬,重视修生养德,有利于人的心态平衡,解决现代人的精神困惑,提高人的文化素质;
二是茶文化是应付人生挑战的益友。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市场竞争下,紧张的工作、应酬、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各类依附在人们身上的压力不轻。参与茶文化,可以使精神和身心放松一番,以应付人生的挑战,香港茶楼的这个作用十分显著;
三是有利于社区文明建设 。经济上去了,但文化不能落后,社会风气不能污浊,道德不能沦丧 和丑恶。改革开放后茶文化的传播表明,茶文化是有改变社会不正当 消费活动、创建精神文明、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
四是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丰富文化生活的作用明显。茶文化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康乐性,品尝名茶、茶具、茶点,观看茶俗茶艺 ,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五是促进开放,推进国际文化交流。上海市闸北区连续四届举办 国际茶文化节,扩大了闸北区对内对外的知名度,闸北区四套班子一 致决定茶文化节要一直办下去,并投资在闸北公园兴建茶文化景点, 以期建成茶文化大观园。
彝族人都喝什么茶,彝族有哪些茶文化
彝族人喝什么茶:雷鸣茶(烤百抖茶)、隔年陈茶。
1、雷鸣茶的由来:
a: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城南10公里的徐营坝区,有一个自然村叫河硐,但上了年纪的老人则习惯叫它瓦罐窖村。据《云南省南华县地名志》记载:“河硐,地处山脚,因村前有小河,古时居民建窖硐烧陶器,故名。”晚清福建诗人黄大琮随军来到南华,对河硐的土陶写过一首杂咏,诗云:“南乡尚耐作工劳,范土成模职业操;瓦器可资旁邑用,设窑算有一人陶。”瓦罐窖村烧制陶器自明代洪武年间开始,是大量汉族移民云南传入的生产工艺,到清代时达到鼎盛时期。所能制造的陶器,有大缸、酒坛、药罐、陶锅、陶盆、陶壶、陶碗七种五六十个不同规格的产品,深受云南各族人民喜爱。产品除畅销滇中、滇南、滇西大半个云南外,还远销到缅甸、泰国各地。
b:当时烧制出来的一种灰黄色,比中药罐小一些的陶器,是用来煨茶的,我们叫它茶罐。在云南农村,旧时几乎家家都会有一个茶罐。云南人种茶也爱喝罐罐茶,沿着滇西茶马古道流行的待客习俗也是喝罐罐茶。
c:罐罐茶在滇中又俗称“烤百抖茶”,讲究的是一个“烤”字,就是在烹罐罐茶的时候,先要把茶叶放茶罐里“烤”一下。“烤”茶用文火烤,火力不能太大,一般是在农村烧柴的火塘边的火灰上炙烤,边“烤”边上下不停地颠簸、抖动,抖动的频率越快越好,时间要在一百次以上,待罐中的茶叶微黄,弥漫出一股浓郁的茶香,再加入适量沸水。故罐罐茶也俗称“烤百抖茶”。
d:在滇中,罐罐茶还有另一个俗称,叫“雷鸣茶”。烹罐罐茶前先要烧一壶开水置火塘上备用,待茶叶“烤”好后,就趁热把适量开水“沏”入茶罐,这时只听轰隆隆一声巨响,汽浪从罐底直冲而出,仿佛是下雨时打了个响雷,茶叶在罐中上下翻滚,故罐罐茶也叫“雷鸣茶”。这第一次沏入的水不能太多,一半即可,否则会溢出。待茶叶泡开后,再续添水吹去浮沫,就可以享用了。
e:第一道罐罐茶味酽,苦涩如药,一般人难以下咽,但有提神醒脑、生津止渴之功效,上了年纪的彝族老人每天起床后都要烤一罐酽茶喝下去,一天都神清气爽。第二三道茶水会有清香苦凉味,茶汁的口感最好。四五道之后,就要像煨药一样地煨茶了,喝后先苦,慢慢的会有一些回甜味。如果烤茶时温度、时间不够,受热不均,倒入开水时声音不够响亮,或烤好的茶叶又放置凉了,沏入的水温度不够,也没有出现“雷鸣”般的响声,这罐茶就称“哑巴茶”,待客时一般是忌讳出现这种情况的。
f:古人言:茶者,养生之仙药也,延寿之妙木也;山谷生之,其地神灵也;人伦采之,其人长命也,古今奇特之仙药也。有时,在滇中农家的罐罐茶中,配以相应食物,就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可医治一些常见病。如感冒发烧、咽喉肿痛时,可将一块黑井砣砣盐放火炭上烧红后,沏在“烤百抖茶”里,我们叫做盐茶,喝起来味道特别苦也特别咸,但只要你喝上几口,喝时让茶汁在口中停留一段时间,然后慢慢咽下,疗效神奇,喝上几次病就好了。如遇上家中有人腹泻拉痢,就将一把糯米炒糊,将黑乎乎碳化了的糯米加入“雷鸣茶”中,我们叫这种茶为糊米茶,具有收敛止泻的功效,可治疗脂肪泻、积食和消化不良。再适量加入白酒和红糖,可治红痢、白痢等急慢性肠道传染病。
g:喝罐罐茶需要有耐心,也是需要些时间的。在我的印象里,滇中上了些年纪的老人都喜欢喝罐罐茶,也只有这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才有闲工夫一边喝着这罐罐茶,一边在墙脚晒太阳。他们喝的茶不是什么香茗,大多是些本地产的粗茶,有的甚至是从山上采回的野茶,一次要放一大把,味酽且苦涩,不到三十岁年纪的人喝着都嫌它苦。彝家小孩并非不能享用罐罐茶,而是嫌它苦涩不愿喝,说是只有上了年纪的老人才能享用罐罐茶,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
h:彝族是个火的民族,家里堂屋中的火塘一年四季永不熄灭。一只茶罐日复一日常年煨在火塘边上,冒着热气,点缀着彝族人民的美好生活,年复一年飘荡出彝家人日常生活的气息和芬芳。
彝族烤茶的制作方法:
a:彝族烤茶的方法颇为讲究,主要有几种:首先彝族的烤茶煎法与一般的冲茶有所不同。
b:它是先将绿茶放入烤热的铜制或陶制茶罐内焙烤,直至茶叶烤得酥脆、略黄时,趁热端离水源,灌入事先烤热的水少许,待罐内茶水泡沫稍息,再冲入热水至灌满,又于火上煨煮片刻便可起罐,让茶叶沉淀一会儿,方倒出茶水滤过,内加盐、炒米、核桃粉、芝麻等即可饮用。彝族的烤茶色、香、味俱佳。
2、隔年陈茶:
a:彝族的隔年陈茶:今彝族支系的族,倮族等少数民族,古代通称蒲满人。蒲满人是最先发现和利用茶的祖先,每到工休叶大发季节,祖先们常到大森林中采摘野生茶作为祭神和祭祖的贡茶,并有经过发汗的隔年茶能治病的传说。
b:彝族的茶文化与饮茶习俗茶是绿色天然饮料,源于中国,而遍及世界。
c: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素有“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饮茶习俗。洋溢着中国灿烂、绚丽多姿的饮茶文化。新颖悦目的百样茶叶产品、韵味幽古的百样茶具以及具有民族特色的饮茶方式,展现我国数千年代茶文化的精华和品饮艺术。一壶窨香浸透千古,人与自然瞬即一体。
彝族是我国西南地区自古至今分布最广的土著民族之一,也是最早发现、制作和饮用茶的民族之一。至今在西南彝区,烤茶及“一茶二酒三食肉”的习俗仍然到处可见。
茶道都有什么作用
茶道富含培养情趣、陶冶情操的美德文化,这是最精深的茶道,最大的茶传统。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茶道的作用,一起来看看。
茶道的作用 1、倡导科学饮茶??保健养身。茶的药用价值是在人类生活中发现和应用的。陆羽《茶经》对茶的药理作用的阐述是?茶,味至寒。若热竭、凝闷、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醒醐、甘露抗衡也。?李时珍《本草纲目》指出,?茶苦而寒,最能降火,又兼解酒食毒,使之神思 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煎浓饮,吐风热痰涎?。苏东坡认为饮茶胜于服药,曾有?何须魏帝一瓶药,且尽卢仝七碗茶?的著名诗句。这是古人对茶的防病养生作用的肯定。现代科学发现,茶叶的化学在分有600多种,包括有机化合物500多种,无机盐类30多种,微量元素600多种,包括有机化合物500多种,无机盐类30多种,微量元素20多种,其中营养成份300多种,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需要,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总之,茶是低脂肪、低热能的天然保健饮料,是人类最安全、最理想的绿化饮料。在当前自然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失衡的情况下,应提倡不吸烟、少喝酒、多饮茶、饮好茶,以茶养生,用茶保健。
2、实践茶道精神??心灵养生。中国茶道就是饮茶之道(品茗的艺
术)和饮茶修道(怡道养性、熏陶德化)的统一,是茶事与文化、修养、教化的统一。心灵养生即心灵保健,其关键在于心理平衡,保持心境清纯之气。现代医学证明,人的心理平衡,内分泌正常,使情绪稳定,心境平和,抵抗力增加,生命力旺盛。要解决心理失衡,促进心理健康,则有赖于人的高尚道德、优美情操,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内在人格心理。
陆羽《茶经》说,茶之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概括茶道的精蕴。陆羽把饮茶这一物质生活,导向重视人文精神及心灵升华的新境界,把人生理想和价值取向贯穿于茶事过程。
现代社会,人们不仅需要物质生活的充裕和满足,而且更需要精神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满足。以茶德为中心的茶道精神,完全能够作用于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人们心灵养生的精神食粮。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常常处于精神紧张、身心疲劳的状态,容易出现心浮气躁,心理失衡的情况,甚至出现迷恋金钱,走上物欲膨胀的境地。适量饮茶休闲,不仅可以提高生活情趣,而且可以发扬茶道精神,实践茶德,收到以下社会功效。第一,闲寂、雅静,是舒缓化解生活压力、繁忙、喧嚣、紧张的?轻松剂?。第二,和敬、平和,是以礼待人,以诚处世,互敬互帮互勉,促进新型人际关系的建立,促进社会稳定的?润滑剂?。第三,廉俭、高洁,是摆脱名利缰锁羁绊和拜金、拜物困惑淡泊名利,克服患得患失,泰然对待人生顺意与逆境的?平衡剂?。
3、弘扬茶文化??开拓创新发展。中国茶文化在自然物质基础上产生,又是自然物质的意识改造的产物,是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前进而逐步演进的。茶文化大体经历了启蒙(三国前)、萌芽(晋、南北朝)、形成(唐)、兴盛(宋)、普及(明清)的发展过程,延续至今。在新世纪,中华茶文化必须与时俱进,既要继续传统,又要在弘扬中创造,在开拓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茶文化独特的文化潜力,永葆其美妙之青春,再铸新辉煌。
学茶艺有什么好处 学茶艺的好处1、静心神
泡茶、喝茶讲究安静的环境,常处于这种环境中会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有助于使人静心神、修身性,感觉自身沉浸在文化当中,浮躁的心态逐渐变得平和、安静。
学茶艺的好处2、重细节
冲泡茶的过程是极为讲究的,而且非常注重当中的细节。在选择茶具、环境的格调、茶叶的多少、水温的高低、时间的把控等等这些环节上都需要小心操作、精心调理。在学习茶艺过程,可以慢慢培养一个人的细心、耐性。
学茶艺的好处3、懂礼节
在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都要做到相互尊重,做好相互之间的礼节。泡茶也不例外,相互之间的礼节是不可缺少的,学习茶艺,经常泡茶容易培养成一种良好的礼节习惯,待人处事更懂礼仪。
学茶艺的好处4、共和谐
学茶艺、懂茶品的人,通常都不会直接评价一款茶的好坏,而是从客观上讲述茶叶的特点。如待人处事一般,不要轻易去评价别人。接触茶艺时间久了,就会养成言语谨慎的习惯,做事学会多分析、少评论,懂得更好地与人和谐相处。
学茶艺的好处5、宜取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