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黄茶的主要产区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黄茶的主要产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黄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说到黄茶,可能很多人不是很了解,对于它的由来,也是更加迷惑,这还要从绿茶工艺讲起……
最早人类对茶的“收藏”,采用晒青方式,可以更好储存或者运输,但面临的一个问题,如果没有太阳,该如何干燥茶叶呢?随着人们对茶叶的需求量增加,就算没有太阳,可能利用了早期出现的“甑”(古代的炊具)来蒸茶,于是就有了原始的“蒸青”。蒸完以后,又面临着干燥问题,于是发明了锅炒和烘焙至干的方法,从而产生了原始的“炒青”和“烘青”。云南哈尼族中的老年人还保留着吃蒸茶的习俗。这些原始的晒青、炒青、烘青、和蒸青茶,在秦汉以前的巴蜀地区可能都已经出现。
到三国魏时,在原始散茶的基础上发明了原始形态的饼茶,将采来的茶叶先做成饼,晒干或者烘干,饮用时,碾末冲泡,加佐料调和作羹饮。
到了唐代,蒸青作饼的制法已逐渐完善,有大有小。宋代时,制茶技术发展很快,宋太平兴国时,特置龙凤模造团茶,龙凤茶盖始于此。继龙凤茶之后,仁宗时蔡君谟又创造出小龙团,自小团茶出,龙凤茶遂为次。大观年间,又创制出了三色细芽(御苑玉芽、万寿龙芽、无比寿芽),均为采摘细嫩芽叶进行制造。
明代时,团饼茶的一些缺点,比如耗时费工,水浸榨汁有损香味等,逐渐为茶人所认识,因此改蒸青团茶为蒸青叶茶,当时,促成这种变革的重要人物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二十四年九月十六日下了一道诏令,废团茶兴叶茶,由于有了这道朝廷诏令,从此蒸青散叶茶大为盛行。
到了清代,各茶类散叶茶不断发展,贡茶精益求精技术的影响下,各种名茶大量涌现。与此同时随着边销茶需求量增加,传统的紧压茶也有了很大发展,如湖南的黑砖茶,湖北的青砖茶,四川的康砖茶,广西的六堡茶,云南的七子饼茶等都有想当的生产量。这是古代团饼茶的继承和发展。
唐、宋时期以蒸青茶为主,但也开始萌发炒青茶技术。唐代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开头几句“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嘴。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新芽连拳半未舒,自摘至煎俄顷余。”说明了采下的嫩芽叶,经过炒制,满室生香,而且炒制花费时间不长,这也是至今发现关于炒青绿茶最早的文字记载。因此也证明,炒青绿茶自唐代已始有之。
经过唐、宋、元代的进一步发展,炒青茶逐渐增多,到了明代,炒青制法日趋完善,在《茶录》、《茶解》、《茶疏》中都有较详细的记载。
黄茶是中国特产。其按鲜叶老嫩芽叶大小又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黄芽茶主要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和霍山黄芽、远安黄茶;如沩山毛尖、平阳黄汤、雅安黄茶等均属黄小茶。三峡库区蓄水以后,秭归山区常年雾气笼罩,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秭归黄茶,也属于黄小茶。而安徽皖西金寨、霍山、湖北英山和广东大叶青则为黄大茶。黄茶的品质特点是“黄叶黄汤”。湖南岳阳为中国黄茶之乡。
黄茶属轻发酵茶类,加工工艺近似绿茶,只是在干燥过程的前或后,增加一道“闷黄”的工艺,促使其多酚叶绿素等物质部份氧化。其加工方法近似于绿茶,其制作过程为:鲜叶杀青揉捻—— 闷黄、干燥。黄茶的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均与绿茶制法相似,其最重要的工序在于闷黄,这是形成黄茶特点的关键,主要做法是将杀青和揉捻后的茶叶用纸包好,或堆积后以湿布盖之,时间以几十分钟或几个小时不等,促使茶坯在水热作用下进行非酶性的自动氧化,形成黄色。
黄茶生产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四川蒙顶黄芽就成为了贡茶。黄茶在古代有两种,一种是茶树品种的原因使茶叶发黄,另外一种是加工中闷黄。现在的黄茶必须具备“具有闷黄工序”和“黄汤黄叶”品质特征才能称为黄茶。
因为绿茶的基本工艺是杀青、揉捻、干燥,而杀青是非常关键的步骤,当绿茶炒制工艺掌握不当,如炒青杀青温度低,蒸青杀青时间长,或杀青后未及时摊凉及时揉捻,或揉捻后未及时烘干炒干,堆积过久,使叶子变黄,产生黄叶黄汤,类似后来出现的黄茶。因此,有一种说法是黄茶的产生可能是从绿茶制法不当演变而来的。
《茶疏》中也有记载:“顾彼山中不善制法,就于食铛火薪焙炒,未及出釜,业已焦枯讵堪用哉。兼以竹造巨筍,乘热便贮,虽有绿枝紫笋,辄就萎黄,仅供下食,奚堪品斗。”
黄茶的主要产地在四川、湖北、湖南、安徽、广东和浙江等地。
如四川的蒙顶黄芽,湖南君山银针和沩山毛尖、安徽霍山黄芽、浙江平阳黄汤、湖北远安鹿苑茶、广东大叶青等。现在贵州也有生产黄茶,海马宫茶。
黄茶按照原料的等级分为黄大茶、黄小茶和黄芽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黄茶的主要产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黄茶的主要产区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