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正山小种核心产区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正山小种核心产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世界红茶的发源地武夷山桐木关,红茶鼻祖“正山小种”您都了解吗?
谢谢邀请,欢迎关注茶客说。我非常了解,因为我家就在武夷山,我们自己在桐木村滴水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茶厂。这里就是正山小种的核心产区。并且每年我们都会亲手制茶。有任何这方面的问题,随时交流。关于山场,品种,工艺,品质特征,品鉴方法,市场行情,都可以交流。
正山小种是世界公认最早出现的红茶,它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笔者认为较可靠的时间段应该是在明代末期(1567—1610年),而后逐步发展成熟的。它的出现应当是一种偶然的必然结果。1662年,当葡萄牙凯瑟琳公主嫁到英国后,英国开始流行起了喝下午茶。凯瑟琳有喝茶的习惯,这显然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形成的。
中国最早记载红茶书的是《清代通史》,按书中所载,在明崇祯十三年(1640)之前,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就把红茶销往欧洲。这两个时间线是相互吻合的,所以说红茶起源于1640年以前是比较准确的。
当然,那时的红茶和现在的红茶是不一样的,或者说只是红茶的雏形,其中可能也有雏形的乌龙茶。有人会说当时贸易的茶也可能是绿茶,那是一定会有的,但绿茶一定不会在这场贸易中壮大。因为绿茶经过长时间在海上的运输,品质必然不会得到保障。且绿茶价格昂贵,其清新淡雅的风格也不符合欧洲人的口味。
1689年,英国在中国的福建省厦门市设置基地,大量收购中国茶叶。当时的正山小种应该是红茶类的半发酵茶,当时也称为武夷茶。在这种对外贸易中,为了适应长时间的海上运输,欧洲人的口味,正山小种的工艺发展也受到了影响,有了更足的发酵、焙火,也加入了烟熏工艺的做法。
目前教科书上认定的传统正山小种工艺是: 萎凋—>揉捻—>转色(发酵)—>过红锅—>复揉—>熏焙—>复火 功夫红茶的工艺,也是现在绝大部分红茶的加工工艺是: 萎凋—>揉捻—>发酵—>干燥
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传统正山小种的工艺要比其他红茶的工艺复杂很多,正山小种是红茶的起源。正山小种经过这些复杂的加工工艺后,具备了耐存储的特性,可以在经年累月的长途海运后依然保持良好的品质,使得茶广为传播,成为全世界最受欢迎的饮品。
世界红茶的发源地武夷山桐木关,红茶鼻祖“正山小种”您都了解吗?
大家好,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下。桐木关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桐木村,为武夷山八大雄关之一,桐木关内生态良好,拥有“鸟的天堂”、“蛇的王国”、“昆虫的世界”、“开启物种生物基因库钥匙”等美誉。
正山小种,又称拉普山小种,属红茶类,与人工小种合称为小种红茶。首创于福建省崇安县(1989崇安撤县设市,更名为武夷山市)桐木地区。是世界上最早的红茶,亦称红茶鼻祖
正山小种”红茶一词在欧洲最早称 WUYI BOHEA,其中WUYI 是武夷的谐音
正山小种从等级方面看,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小种。特等正山小种红茶选用品质最优的毛茶。
正山小种分烟种和无烟种,以在制作工艺上是否有用松针或松柴熏作为区分依据。
正山小种有消炎杀菌,生津清热,利尿。提神消疲等功效。
以上是我的回答,不知道能不能帮助到您,不周之处请见谅,谢谢,喜欢就关注一下我,我们一起探讨和努力,再见!
红茶” 历史悠久,
是中国红茶的起源。
大家都知道,茶马古道,
古丝绸之路,大部分运输的都是发酵茶,普洱系列,红茶系列。只是那个年代文字记载非常少。分布在云南的滇红,祁红。
还有,
宁红茶原称“宁州红茶”,产自江西修水,江西修水历史上称“宁州”、“分宁”、“义宁”,因而所产红茶称为“宁州红茶”, 后简称宁红茶。
宁红茶以“宁红工夫茶”著称,最早可追溯到后唐。
后唐清泰二年(935年),毛文锡所著《茶谱》载:“洪城双井白芽,制作极精“(洪城即江西南昌,双井即江西省宁红集团公司茶叶基地之一漫江基地所在地)。
黄庭坚以双井茶送苏东坡:“我家江南摘云英,落展霏霞雪不如。”《义宁州志》:“宁茶名益著,种莳殆遍乡村,制法有青茶、红茶、马龙白毫,茶砖等各种。”欧阳修《归日录》誉“草茶第一”。
宋史食货志记载:南宋嘉泰四年(1204年),“隆兴府惟分宁产茶,他县无茶”。当年产茶二百余万斤。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正山小种核心产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正山小种核心产区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