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日本抹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日本抹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抹茶与日本抹茶的异同?
抹茶的英文单词源于“抹茶”的日语发音,是日本茶道中使用的粉末状的绿茶。不过,追溯起来,日本抹茶的源头在中国。
抹茶,在中国古时称作“末茶”,起源于隋唐,宋代发展达到鼎 盛,文献中留下了其制法的详细记录:将春天的茶叶的嫩叶,蒸煮新鲜茶叶(称为“蒸青”),进而硏磨成膏,再压制成块,烘焙脱水储存,待要饮用时,再碾成细粉。由于当时最流行制作精致的圆形茶饼,所以末茶也被称为“团茶”。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的咏叹抹茶的诗篇,"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就是唐代诗人卢仝对抹茶的赞美之词。
末茶既是粉,便不能像今天的茶叶那样冲泡。它的喝法是用开水冲兑,搅打成糊状,称为“点茶”。宋徽宗就在他的《大观茶论》中描述了点茶的过程:点茶者拿着竹制的茶筅,灵活地转动手腕,快速搅打茶汤,就跟今天我们打鸡蛋差不多。要一直搅到碗中泛起“汤花”——白沫,如“疏星皎月,灿然而生。”

当时最为有名的评茶专家、大文豪蔡襄在《茶录 》中评述斗茶方法;清朝茹敦和在越言释中说,古者茶必有点,其硙茶(抹茶)为撮泡茶,必择一二佳果点心,谓之点茶。这里所指的抹茶冲饮之道即为唐宋年间的中国茶道。
由于末茶工艺复杂,颇费人财物力,到了明代,崇尚勤俭节约的朱元璋便下令“罢造团茶”。饮茶风气随之改变, 而改用茶叶,冲泡喝汤,弃置茶渣,冲泡散装茶叶开始流行,末茶被散茶取代,就在中国逐渐失传了。
如今要品尝抹茶就需要到日本了。南宋时日本有一位荣西禅师两次渡海来华学佛,回国时带去了茶籽、茶具以及《茶经》手抄本,并在1214年写成日本的第一部茶经《吃茶养生记》。书中详细记载了末茶的制法、吃法与效用,日本抹茶文化自此而始。
为什么中国“末茶”到了日本,就变成了“抹茶”?
为什么没有抹茶?
提起抹茶,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日本,因为日本的抹茶文化有悠久的历史,抹茶食品也早就形成了产业,并随着改革开放进入到中国,导致很多人都认为抹茶是日本发展出来的食品,其实不然,抹茶早在中国唐朝时候就已经出现,日本的抹茶是通过遣唐使带回到日本,并得以独立的发展。
当然现在所谓的抹茶,都是说的茶粉,也就是宋朝的末茶,由于煎茶或者点茶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不管是在日本还是中国,煎茶或者点茶的人都不多,但是把抹茶用于食品却是中国和日本都喜欢做的事情,衍生出了系列的抹茶产品,比如抹茶蛋糕、抹茶冰激凌、抹茶卡布奇诺等等系列的产品,已经蔚然成风,成为一个庞大的市场,大家在食用抹茶食品的时候,也能够了解抹茶的历史,发源于中国,流传到日本,最后又兴盛于中国。
没有抹茶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首先,抹茶是一种特殊的茶叶制作工艺,需要将茶叶石磨成细粉状,而不是普通茶叶的制作方式。这种石磨工艺在生产上相对较为复杂,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因此生产抹茶的成本可能较高。
其次,抹茶在全球的消费者需求相对较小,相比其他茶叶品种,抹茶的市场规模相对较小。这也导致了抹茶的供应量相对有限。
最后,抹茶的风味相对独特,可能不是所有消费者的口味所偏好,也限制了抹茶的普及程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日本抹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日本抹茶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