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庸才日本少女茶泽的问题 ,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庸才日本少女茶泽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刘禅和孙皓同是亡国之君,为啥刘禅能保住性命 ,孙皓却被杀啦?
刘禅和孙皓同是亡国之君,为啥刘禅能保住性命,孙皓却被杀啦?
众所周知 ,三国末期,随着蜀、吴两国人才的凋零,蜀国 、东吴先后被灭国,并俘虏了两国的君主 ,虽封他们为王侯,但同样是亡国之君,刘禅的爵位不但比孙皓高 ,而且最后刘禅还能善终,而孙皓则被杀,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小编认为 ,这与两人的性格、时机以及传承有关,具体原因是:
一是因为刘禅的身份是汉室宗亲,并且是主动投降;而孙皓则是孙权之孙 ,并且是被迫投降 。我们知道,刘备一直以皇叔身份自居,就是因为他不但姓刘 ,而且还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所以刘禅是根正苗红的官后代。并且蜀国一直自诩为正统,虽然在司马家族眼中蜀国是伪政权,但也是汉室宗亲的皇家血脉。刘禅还是在姜维带领几万人马可以抗争的情况下 ,自愿主动投降的 。可以说,刘禅非常识趣,诚意满满 ,司马昭知道刘禅胸无大志,并且在蜀中少有作恶,因此厚待刘禅。而吴末帝孙皓出身东吴 ,没有名分,也没有大义,是真正与是司马家族争天下的势力。当时三国归晋已是大势所趋 ,但是孙皓却带领吴国势力强力抵抗,在兵败无援的情况下,被迫向晋武帝投降 ,并且孙皓在吴国实行暴政,人心尽失,所以,司马家族为了作给天下人看 ,从而后待刘禅而不待见孙皓 。
二是因为刘禅比孙皓更聪明 ,懂得韬光养晦,保护自己。刘禅乐不思蜀的典故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都以为他是个傻子 ,其实是大智若愚。蜀国被灭国后,刘禅来到洛阳为了自保,一直很低调 ,韬光养晦,见到魏国的任何高官,装的傻里傻气的 。有一次司马昭宴请刘禅在宴会期间演奏蜀中乐曲 ,在座的以前蜀汉官员都面露伤感之色,唯独刘禅怡然自若。司马昭见到,便问刘禅:“安乐公是否思念蜀?”刘禅答道:“此间乐,不思蜀也。”正是这句话让司马昭消除了对他的戒备之心 。所以司马昭对刘禅很放心 ,认为他是一个没心没肺的庸才,从而没有加害与他。而孙皓就不一样了,他被押到洛阳后 ,并不知道收敛。先是讽刺权臣贾充,后又怒怼司马炎,丝毫不像一个亡国之君该有的态度。孙皓被俘虏后 ,在晋国大殿朝见到晋武帝时,晋武帝对孙说:“朕设了这个座位以等待你已经有很久了 。 ”孙皓说:“我在南方,也设了这个座位以等待陛下。”正是因为孙皓的口无遮拦和大不敬 ,最终只活了四年便“突然离逝”了。
三是两人投降的对象不一样 。蜀国刘禅投降的时候,是向魏国投降,当时的皇帝是曹奂 ,虽然当时司马昭掌权,但是刘禅被视为汉室宗亲,所以魏帝曹奂仍以汉室宗亲的身份优待刘禅。而东吴灭亡后,司马炎已经篡魏自立 ,建立西晋,东吴孙权投降的是西晋,并且孙皓没有根正苗红的背景 ,所以司马炎只能以亡国之君的下场对待他,根本就享受不到刘禅的待遇。
所以,综合以上几点 ,小编认为,无论是从身份、投降的态度 、投降的对象等方面来说,刘禅都比孙皓占有先机 ,并且刘禅大智若愚,知道低调 。无论什么时候,低调往往就是自保。
三国对待俘虏,还是非常优待的,不管之前多大仇恨 ,只要肯投降,基本都没有性命之忧。
比如张绣,投降曹操后突然发难 ,打的曹操措手不及,差点小命不保 。
不过,曹操虽然没死 ,但他付出的代价非常惨痛:儿子曹昂战死了,侄子曹安民战死,大将典韦也战死 ,士兵更是死得不计其数。
曹操从未如此狼狈过。
然而即便如此,后来曹操与袁绍争夺北方,争相拉拢张绣 ,张绣在贾诩的说服之下,投降了曹操 。
曹操不记前仇,接受了投降!此事不论在当时,还是现在 ,都让人觉得如此不可思议。
除了张绣,三国频繁跳槽的人还有很多,比如吕布 ,投奔过丁原,之后杀丁原,投奔董卓 ,而后杀董卓,又曾投奔刘备,等等。
就连皇叔刘备 ,也频繁周旋于各大军阀之间,今天投奔公孙瓒,明天投奔曹操 ,后天投奔袁绍,大后天又投奔刘表,大多数军阀对刘备还是挺客气的,给地 ,给兵,给粮食,只是刘备狼子野心 ,忘恩负义,经常拿着别人给的好处,倒打一耙 ,吃里扒外。
蜀亡于魏而晋又代魏,晋武帝天纪四年(280年),西晋伐吴大军攻破吴都建康(今南京) ,吴主孙皓投降,被封为归命侯,至此三家归晋 ,天下一统,恢弘磅薄的三国时代结束了 。刘禅和孙皓虽然都是亡国之君,但是殊途同归,两人都得到了善终 ,孙皓并没有被杀,只是亡国之君的待遇却远不如刘禅。
吴国自吴大帝去世以来,吴宫便兵戈连连 ,内乱不断。孙皓是吴大帝孙权废太子孙和的庶长子,从小便深得祖父的喜爱,还给他起了个“彭祖 ”的名字 。赤乌三年(250年) ,其父太子孙和在与鲁王孙霸的储君争夺中遭到废黜(史称“二宫之争”),被贬为藩王迁居外地。建兴二年(253年)吴国宗室孙峻发动政变杀死掌权的孙和妻舅诸葛恪,孙和被赐死 ,小小年纪的孙皓遭此变故,性格变得的安静沉稳。
孙休即位后,孙皓被封为乌程侯 。吴景帝孙休去世后 ,皇子年幼,当时蜀汉为魏国新灭,交趾又发生叛乱,吴国形势不容乐观 ,幼主当国,恐难处理军国大事,立一个较为年长的君主成为吴国眼下的当务之急 ,二十三岁的孙皓,就这样幸运的被拥立为帝。
永安七年(264年)二十三岁的孙皓被正式拥立为帝,改元元兴。孙皓初登大位 ,颇有一番作为,懂得抚恤人民,不仅开仓济贫 ,还减省宫女,杜绝奢靡,一时被誉为明主 。然而在这些表象之外的孙皓 ,在权力稳固之后,便本性尽露,粗暴骄盈,暴虐治国 ,酒色无度,导致人心尽失。吴国在他的统治之下,国势日衰 ,已经显露出亡国之象。
此时魏国也正在经历一场王朝更替,掌握魏国大权的晋公司马昭灭蜀之后很快去世,晋王世子司马炎代魏建国 ,改国号为晋 。此时三国中魏蜀已亡,只剩下吴国苟延残喘。晋武帝司马炎志在统一天下,为此做了十年的准备 ,终于在天纪三年(279年)起兵二十万,兵分六路大举伐吴。吴国坚持抵抗了一年之后,穷途末路的孙皓最终听从胡冲的建议 ,仿效刘禅的做法,备亡国之礼,素车白马,肉袒面缚 ,衔壁牵羊率领太子孙瑾等二十一人向西晋伐吴主帅王叡投降,吴国至此宣告灭亡。
孙皓投降后,还写了不少的劝降书给臣僚们 ,叫他们放弃抵抗,等待晋军接受,这一举动让王叡大受感动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皓自知国亡在即,与其做无畏的抵抗 ,不如顺应时势,也能给自己留个后路 。
一代暴君被送往洛阳后,得到了晋武帝司马炎的接见 ,被赐号为归命侯,有“顺应天命,归顺投降”之意。然而孙皓在洛阳过的远不如同样归降的蜀汉后主刘禅(降魏入晋),不仅待遇不能和刘禅比 ,甚至在去世后,也没有得到西晋王朝的哀祭,连谥号都没有。据史书记载 ,孙皓投降西晋后,“进给衣服车乘,田三十顷 ,岁给谷五千斗,钱五十万,舟五百匹 ,绵五百斤子瑾封中郎,孙封郎中 ” 。这样的亡国之君待遇不可谓不丰厚,但相比刘禅就差了不少。
到此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庸才日本少女茶泽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庸才日本少女茶泽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